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探讨地质灾害防御工作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摘要:本文以略阳县为研究对象,基于该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结果,总结出略阳县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以略阳县各乡镇行政区为评估单元,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GIS平台,对本县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及区划,得出该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高危险乡镇、中危险乡镇、低危险乡镇分别占全县乡镇总数的33%、43%、24%,其分析结果可为略阳县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对该县建立地质灾害预警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地质灾害 层次分析法 危险性 评价及区划
0、引言
陕西省略阳县,地处秦巴山区,坡陡谷深,地质构造复杂,深大断裂发育,岩体破碎,松散堆积层广布,地质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加之滥砍乱挖的不合理人为因素,致使地质环境严重恶化,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问题十分突出,是陕西省乃至全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之一,尤其是08年汶川地震以后,使得该县的地质灾害问题进一步恶化,根据2010年风险详查报告,该县地质灾害点共有229处;完全治理的12处,完全搬迁的2处;目前稳定性差、仍有威胁对象的隐患点215处。由此看来,地质灾害问题严重地威胁了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各乡镇行政区为评估单元,以各乡镇行政区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为基础数据,对该县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希望能为该县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为该县的地质灾害预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1、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及分布规律
略阳县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四种,共计229处,其中,滑坡186处,占灾害点总数81.2%;崩塌26处,占11.4%;泥石流12处,占5.2%;地面塌陷5处,占2.2%。由于略阳县地处山区,构造活动强烈,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条件复杂,矿产丰富,人为工程经济活动强度大,使得该县地质灾害分布有如下规律:
(1)地形分布规律:本区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剥蚀低山和剥蚀中山区。
(2)地质灾害的地域分布:在略阳县的21个乡镇中,由于各乡镇所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不同,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岩土特征不一,其地质灾害分布是不均匀的,表现在北多南少,西北、东南多,而东北、西南少。
2、略阳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2.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是由T.L.Saaty教授于1977年创立的,他是美国匹兹堡大学著名的运筹学家,他认为无结构的复杂事件完全可以转化为有层次结构的有序递阶事件。AHP是一种事件内部结构排序的算法,用事件矩阵特征值法求出测度排序,并必须对其判断矩阵一致性作检验,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此种方法适用于受多级相关因子影响且难以准确量化的复杂事件系统。
2.2 危险性概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致力于区域的、宏观的灾情,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步骤,为工程立项及决策提供依据,力争保障工程最大最优化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同时亦是确保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尤为关键的环节。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模型处理评价因子,并运用MapGIS软件实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过程及最终结果。
2.3 选取评价因子
在对研究区资料进行详细整理分析后,考虑对区域层面上的所有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基于层次分析法理论,通过对影响略阳县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并最终筛选优化,选取以下6个评价因子,建立了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2.4 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及量化评价因子
依据Saaty层次分析理论的“1~9标度法”,分别对准则层和方案层的各个相关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并请教对地质灾害有深入研究的专家进行综合量化打分,构造评价因子重要度比较矩阵,通过计算整理,得到组合权重计算表(表2)。
表2 组合权重计算表
评价因子的量化过程,即通过分析所有评价因子的实地情况,按照其发育级别不同,而量化为不同等级,并以具体数字表示。
由于地质灾害危险性一般划分为三个级别(危险性大、中、小),因此,本次研究的评价因子也量化为三个级别,赋其值分别为1、2、3,详见表3:
表3 评价因子量化表
2.5 危险性区划
运用MapGIS软件将略阳县整个境界范围分割成1(km)×1(km)的网格,共计2980个评价单元格。利用MapGIS的空间分析操作,将基础网格区文件与各个评价因子区文件两两逐个叠加分析,使得各因子区文件的特征属性叠加到网格区文件中,最终,网格区文件中的2980个评价单元格就带有了所有因子属性特征值。
通过计算危险性指数,建立DTM模型分析,根据最大隶属度的原则,取各个乡镇中危险性面积最大值作为该乡镇危险性等级,结果列于表4,其中,地质灾害高危险乡镇7个占全县乡镇总数的33%;中危险乡镇9个,占43%;低危险乡镇5个,占24%。整体上来看,略阳县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偏高。
表4 各乡镇危险性判定汇总表
3、结语
本文选取灾害点密度、地貌类型及高程、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降雨量和人类工程活动6个因子进行评价,基于GIS平台,采用层次分析理论,研究了略阳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得出的结果是:高危险乡镇7个占全县乡镇总数的33%;中危险乡镇9个,占43%;低危险乡镇5个,占24%。整体上来看,略阳县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偏高,且呈中部条带高,其伴生带中,边界区域低。国家应对危险性高的地区加大扶持力度,提高防灾和环保投入,尽可能的减轻地质灾害所带来的问题,保障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会昌县自然地理、天气气候和地质方面的概况,分析本县地质灾害及其防御工作现状,提出防御地质灾害七个方面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 地质灾害;防御现状;对策思考
0 引言
每年汛期都是会昌县地质灾害泛滥成灾的集中时期。本文所指的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会昌县的地质灾害大多是由局部暴雨和短时强降水诱发的,它具有突发性强、点多面广、成灾迅速、破坏力大等特点,往往导致房屋倒塌,田地、道路、桥梁等被冲毁,造成人员伤亡等,给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认真分析会昌县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现状,研究进一步改进防御工作的相关措施,对于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基本概况
1.1 自然地理
会昌县位于江西省东南边境,武夷山余脉西麓,南岭余脉北端,赣江一级支流贡江上游。地理范围:东径115°29''至116°03'',北纬25°09''至26°55''。全境东西宽56km,南北长85km,总面积2 709.91 km2。属中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区,县内气候温暖、湿润多雨,降水季节长,历年各月基本都有降水,无降水月份偶尔出现,春季多阴雨,汛期雨量大。常年平均降雨量1 653.7mm。降水时空分布不均,4月~6月降水集中,平均可达697.1mm,占全年降水量的42.2%,常引起洪涝和地质灾害;而11月至翌年1月降水量仅占全年雨量的10%。
会昌县绝大部分是低山和丘陵。地势大致南高北低,成掌状倾斜。贡水及湘水纵贯南北,两岸多河谷盆地交错的低丘,其余地区广布300m~1 000m的丘陵和低山。山体走向错综复杂,西南边境的盘古嶂为最高峰,海拔1 184m。
1.2 地质概况
会昌县境内出露的地层为: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及新生界第四系,分布面积为1 736.91km2,占全县总面积64.1%,散布于全县各地。岩浆岩分布县域中部清溪圩、珠兰、富城一带,为燕山期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和加里东期花岗岩,分布面积973km2,占全县总面积的35.9%。
县域内以珠兰、高排为界,北西属安远龙南缓慢上升区,处于相对宁静阶段;南东为东南沿海地震区的邵武河源地震亚区,地应力较集中,地震活动频繁,其活动方向,主要受邵武河源主干断裂控制,呈北北东向展布。根据江西省建设厅、江西省地震局2003年编制的《江西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Ⅶ-Ⅵ度,地震动参数为0.05g~0.1g。
1.3 地质灾害现状
至2011年11月统计,会昌县境内已发生地质灾害点184处,主要由人类工程活动及持续降雨或暴雨、强降水诱发。其中崩塌点25个、滑坡点157个、泥石流点1个、地面塌陷点1处。县内已发生地质灾害主要以滑坡为主,威胁人口2 148人,威胁财产9 574.3万元。
县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共783,威胁人口7 237人,威胁财产37 580.71万元。其中定性差、较差的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130处;稳定性差、较差的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81处;稳定性差、较差的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570处;较易发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
从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地貌及岩性是决定地质灾害分布的主导因素,汛期强降水和人为工程经济活动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
2 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现状
2.1 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
会昌县政府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和赣州市防汛工作部署,结合县情况,制定了《会昌县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落实了县内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治理、监督等责任、措施和制度,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汛期应急指挥系统,制定了年度地质灾害害防治方案,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度,灾害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初步建立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2.2 地质灾害调查
近年,会昌县矿产资源管理部门组织了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县范围内2003年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中所调查的507处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点进行了访问或复查,排查了373处已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的点,新增了83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目前,县内有地质灾害及地质灾害隐患点共967处,其中崩塌106处,滑坡727处,泥石流3处,地面塌陷1处,不稳定斜坡130处。
2.3 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会昌县已经初步建成了县、乡(镇)、村、组四级地质灾害管理和群测群防的网络体系。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均落实了监测责任人,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责任层层分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作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体系。
2.4 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
地质灾害点所在乡(镇)、村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地质灾害监测网络,群测群防突出以巡察和简易监测为主。监测信息定期上报,县矿产资源管理局负责对全县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并根据监测信息确定具体的预警和防治措施。加强了气象、水文、防汛等部门的联系,必要或紧急时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合会商分析,提高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成功率。
2.5 勘查治理工作
县政府根据各地质灾害体的稳定程度、规模大小、危害轻重等因素,按轻重缓急确定了对危害严重、危险性大的地质灾害点进行优先治理或搬迁。至2011年11月,实施地质灾害点搬迁移民80户430人,正在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2处。
2.6 地质灾害防御存在的主要问题
会昌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还难尽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目标欠明确,缺少对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分期治理的整体规划,目前仍处在哪里有灾,哪里治理的阶段,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处于被动状态;2)尚未建立有效的省、市级层面上地质灾害防治网络,包括各级政府中专职管理人员的配置;3)技术力量薄弱,监测手段陈旧落后,预警指标科学性、针对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专业人员缺乏、技术和监测设备原始、预警指标粗糙且简单化等;3)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缺乏;4)各部门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协调配合不够。如建设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城镇居民楼房建设用地的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估等工作推动困难、进展缓慢,在建设用地审批等环节中缺少必要的防范性制度等;
3 会昌县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对策思考
3.1 地质灾害防御形势分析
地质灾害的孕育、发展、成灾一方面受自然地质环境条件的控制,另一方面还取决于气候变化趋势、人为工程活动方式和强度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等。在一定时期内,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发生显著变化的可能性极小,气候因素和人为工程活动是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随着人为工程活动强度和方式的变化,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1)目前境内有地质灾害隐患点967处,稳定性较差的有679处,稳定性差的288处;危害程度为重大级1处,较大级247处,一般级719处。在一定的触发条件下有可能发生或再次发生崩滑流;2)城镇化建设、房地产开发、村民建房、开山种果、基础设施建设等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剧,工程建设引发的滑坡、崩塌等人为地质灾害有增加的趋势;3)公(铁)路建设及其改造与拓宽,存在大量的人工切坡,边坡大多未进行工程治理及坡面防护,在一定诱发条件下存在滑坡、崩塌隐患;4)露采矿山、石(料)场存在高陡的开采面,遗弃了大量的废石、废渣,极易发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地下开采矿山,存在大量地下采空区,极易诱发地面塌陷等次生地质灾害;5)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持续降雨、暴雨及强降水会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
3.2 防御工作对策思考
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具体措施。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损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和“合理避让、重点治理” 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增强其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救灾能力,提高防治水平。
1)尽早制定《2010-2020年会昌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明确近(远)期地质灾害防治的目标、任务和有关保障措施等,使该规划成为会昌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宏观性、指导性、政策性的重要文件,成为县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各乡(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依据;2)加强会昌县“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建设。对此,气象部门责无旁贷。要通过增强防治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能力,气象服务和预警信息能力,显著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水平,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一是要尽早完成全县地质灾害多发区自动气象站布点建设任务,实现对防治区局地突发性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准确、可靠的监测;二是建设山洪地质灾害精细化预报系统县级预报平台,进一步提高定量降水预报和强降水落区的精细化临近预报水平;3)将地质灾害的预报预警信息迅速传递到灾害可能发生的乡村及农户。一是要依托先进科技手段,在已有手机短信预警平台中拓宽服务面,横向到边。二是运用传统的鸣铜锣、高音喇叭、喊话等报警方法,解决预警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实现预警信息纵向到底,在地质灾害来临前灾区有预警、够准备、能避让,从而减免灾害损失;4)完善以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核心的防灾责任制。实行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领导包组以及联户防范责任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指挥体系。重点防治区要落实一名县级领导、一名部门负责人、一名乡镇领导、一名村干部、一名看守人员“五绑定”的较为完善的基层地质灾害防御责任体系。同时建立县、乡、村应急联动机制。为防御地质灾害提供有力组织保障;5)常年开展地质灾害及防御宣传工作,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形成原因、日常防范和自救措施等方面的宣传,收集历史地质灾害和当地灾害典型范例等并制作影像、图片类通俗易懂的宣传警示资料,对重点灾害点的群众进行科普宣传,不断消除人们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提高灾害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群众的避灾和自救能力;6)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建立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民建房审批否决制。一是有关部门在审查、审批中要对不符合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防灾避灾要求项目实行否决,特别要坚决制止新的切坡建房。二是建立审批责任制,谁批准谁负责,对违规审批人员制定问责处罚制度,对违规建筑该叫停的立即叫停,该拆除的予以拆除。三是对因灾倒房的重建应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科学规划灾民新村。四是对涉及地质灾害的规划和选址,应充分征询当地防汛、矿管、气象、水文等部门的意见;7)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据了解,赣州市气象、水利、水文部门都各自建有监测预报系统。要尽快组建由气象、水文、水利、矿管等部门组成的县级地质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发挥其分析、制作各乡(镇)气象、水文——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和提供技术指导作用。从而进一步整合多部门资源,实行信息资料共享,预测预报共商,预警信息统发。要加强对本县地质灾害发生特点和规律的研究,科学确定各隐患点灾害发生的临界日雨量,准确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时段、量级及范围。
4 结论
地质灾害的防御是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长期任务。本文提出的一些对策思考主要侧重于地质灾害防治的非工程性措施,同样需要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并要有足够的经费保障。还需要防汛、水利、气象、水文、国土、矿管等多部门的密切配合。要不断总结本县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经验教训,及时跟踪并运用最新技术手段,逐步扩大监测的广度,提高预测预警的精度和应急响应的速度。积极探索有效防御地质灾害的新路子,努力提高地质灾害防御水平。
摘要 利用1982—2012年的降水、气温气象资料,对临夏地区30年降水和气温变化对冻融性作用与冻融侵蚀造成的春季滑坡地质灾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临夏地区春季滑坡地质灾害主要是由冻融侵蚀造成,而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取决于上年度秋季降水量和翌年春季日平均气温;当上年度秋季降水量≥20 mm时,翌年春季连续5 d平均气温≥7 ℃,就会导致冻融侵蚀造成的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并据此提出了防御对策。
关键词 冻融侵蚀;地质灾害;气象条件;防御对策;甘肃临夏
冻融侵蚀是土壤侵蚀类型的一种常见形式,指在松散堆积物组成的坡面上,土壤含水量大或有地下水渗出情况下冬季冻结,春季表层融化,而下部仍然冻结,形成了隔水层,上部被水浸润的土体呈流塑状态,形成泥流坡面或泥流沟。冻融侵蚀对工农业生产具有严重的破坏性,如地质滑坡、公路路面隆起、建筑物塌陷等。冻融侵蚀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高山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东北北部山区,其中以青藏高原地区更为常见,持续时间也为最长[1]。
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属冻融性作用与冻融侵蚀造成春季滑坡地质灾害高发区。据统计,全州共有34处春季地质滑坡灾害高发点,而每年因冻融侵蚀导致的地质滑坡灾害最多可达23起。2011年3月2日,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县城撒尔塔文体广场西北面边坡发生大面积塌陷滑坡地质灾害,滑坡区长约100 m,滑坡土方量近18万m3,属典型的冻融侵蚀引发的特大型地质灾害。滑坡导致了县城2/3的地方供水、供暖、排水设施和道路、电网受到严重损毁;滑坡同时导致地面建筑物出现下陷、倾斜、开裂,700多名群众被紧急撤离,29家机关单位被疏散,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逾4亿元。
对甘肃省临夏州1982—2012年30年间出现的冻融侵蚀地质灾害进行了分类统计,对气象条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御对策。
1 研究区概况
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州内东北方为黄土高原沟壑,其余为冲积川谷台地,梁峁沟谷相间,丘陵起伏;境内地形复杂,相对高差大。临夏州中北部土壤多发育在砂、粉砂含量高的黄土母质上,质地较黏、偏轻;南部土壤多发育在现代残积母质上,质地较粗。地貌条件具备了冻融侵蚀发生所需要的因子,地质结构条件也十分有利于冻土形成。气候方面,临夏州深居内陆,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山地气候特征,夏短凉爽,长冬寒冷,雨热同季,干湿分明,气候复杂。临夏各地年平均气温位于5.2~9.4 ℃,四季为冬长夏短、春秋相连。年平均降水量在300~600 mm,境内降水分布呈现由北向南和由东向西递增趋势[2]。秋季降水量达到全年降水量的17%左右,具备了发生冻融侵蚀作用的条件。
2 冻融侵蚀地质灾害形成因素分析
根据临夏州1982—2012年30年冻融性地质灾害分布情况来看,主要有3条分布带。一是洮河支流广通河流域集中分布带,主要分布于临夏州的广河县、东乡县一带,以红层滑坡和黄土滑坡为主。二是黄河干流流域、湟水流域集中分布带,主要分布于临夏州内黄河干流临夏县、东乡县、永靖县、积石山县段境内和湟水与黄河交汇地带,以黄土滑坡为主。三是大夏河、牛津河、红水河流域集中分布带,主要分布于临夏州临夏县、临夏市、东乡县境内,属黄土滑坡。
2.1 气候对冻融侵蚀造成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导致地球表层土的冻结和融化作用,并在一定区域形成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成为影响土壤冻结和融化深度的主要因素。土壤冻结和融化深度不仅依赖于气候条件,同时与地层的岩性、地中热流、含水量以及影响地面温度变化进程的地面性质和地形特征有关,但气候条件尤其是气温与降水成为影响冻融作用与冻融侵蚀发生的最主要环境因素[3]。
临夏地区地表均有冻融作用发生。冻融作用程度与温度变化和降水量大小有关。一般情况下,秋季降水量越大,春季气温回升越快,则土壤受到的侵蚀越重;地球表层受冻结的时间越长、冻结温度越低,则冻结程度越重,土体所受到的机械破坏越严重。土壤的冻结与融化过程受土壤含水量影响。
依据临夏州30年(1982—2012年)的气温与降水气候资料,探索临夏地区冻融侵蚀地质灾害发生的气候环境条件。经对临夏州30年34处春季地质灾害高发隐患点数据统计,每年冻融侵蚀地质灾害发生在2~23起;当上年度秋季降水量在20 mm以下,年平均冻融侵蚀地质灾害发生0起;降水量>20 mm或≤30 mm时,年平均冻融侵蚀地质灾害发生6起;降水量>30 mm或≤40 mm时,年平均冻融侵蚀地质灾害发生9起;降水量>40 mm或≤50 mm时,年平均冻融侵蚀地质灾害发生13起;降水量>50 mm或≤60 mm时,年平均冻融侵蚀地质灾害发生17起;降水量在>60 mm时,年平均冻融侵蚀地质灾害发生≥20起。连续5 d平均气温成为触发冻融侵蚀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导因素。据统计,在上年度秋季降水量符合一定条件时,连续5 d平均气温≥7 ℃时,就可导致冻融侵蚀地质灾害发生。因此,连续5 d平均气温≥7 ℃时,成为了导致冻融侵蚀地质灾害发生的阈值。
2.2 地形对冻融侵蚀造成的影响
地形坡度的大小、坡长、坡形等都对冻融地质灾害发生的程度有直接的影响,其中坡度的影响最大[4]。永靖县盐锅峡黑方台焦家崖和西可镇二房村山体坡度大,成为冻融侵蚀高发地。
2.3 土壤本身特性对冻融侵蚀造成的影响
土壤是侵蚀作用的主要对象,因而土壤本身的抗冲性、抗蚀性、透水性等特性对土壤侵蚀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土壤的抗冲性是指土壤对抗流水和风蚀等机械破坏作用的能力[5]。土壤抗蚀性是指土壤抵抗径流对它们分散和悬浮的能力。土壤的透水性与质地、结构、孔隙有关。
3 防御对策
3.1 加强监测,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气象部门建立地质灾害多发区的气温、降水的监测工作,政府部门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科普宣传教育和冻融侵蚀地质灾害的防治,增强群众对冻融侵蚀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6]。
3.2 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
积极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各广播电视部门要适当地增加播放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的时间,使人们及时了解地质灾害相关信息,做好防范工作;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7-8]。
3.3 做好春季险情巡查工作
在每年的2—4月,相关单位要认真组织开展冻融侵蚀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的排查工作[9-10]。对临夏州的34个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要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并向受威胁的单位、群众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确定避险路线。
3.4 增强植被绿化覆盖面
加速土壤侵蚀的先导因子是植被的破坏。增加地表植物的覆盖、保护植被,对防治冻融侵蚀地质滑坡灾害有着重要的意义[11]。
【摘要】地基基础设计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领域,同时也是土木工程中的基础领域。在现代的土木工程建设中,对工程地质情况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坡地建筑地基土类型也具有非常大的变化。本文将分析和探讨山地地形复杂的情况下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充分分析和利用地质勘察和地质灾害评估的资料,与工程具体特点相结合,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坡地地基的基础设计性问题,防止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关键词】坡地建筑地基;地基基础设计;地质灾害防御
坡地的地形地貌都比较复杂,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非常容易产生建筑沉降、变形、边坡的稳定性及基础承载能力遭到破坏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有效的实现提高坡地建筑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合理性等目标。同时,还可以合理的防治边坡,为建筑排水系统合理有效的进行提供保证,以免诱发滑坡以及其它地质灾害。
一、分析坡地建筑的具体特点
山地建筑的形式较为复杂,可以创造出轻松优雅的现代生活,在这里呈现出来的是一种非常优雅的艺术形式,可以解放人的思维,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但是,同平地建筑相比,针对山地建设基础设计的应用与研究还并不完善和成熟,因此需要更大力度促进对这方面应用的研究。
(一)坡地建筑的历史和现状
坡地建筑的历史非常悠远。远古时期,人们在高处建筑是为了预防自然灾害和抵抗野兽和敌人的入侵。把住宅建设在贫瘠的山地上,把平地开垦成为耕地,以实现水土保持的目的。这种原始的自然生态意识使山地住宅和自然得到了长足互惠互利的发展。由于山地具有非常广阔的分布区域,区域特征和文化机理混合在一起,出现了很多各种外部形态不同的山地建筑,甚至有一些可以称之为经典的建筑形态一直留存到现在,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
(二)复杂的坡地建筑空间形态
坡地建筑基因之一是山地环境,它的形态特征和空间属性对山地建筑的形态组织和形态体系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山地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自然地貌类型,其复杂的地质地貌决定了它的千般变化,因此,难以采用准确且固定统一的方式方法对其进行划分类型。通常情况下,如果想详细的划分山地的类型,需要采用多种诸如气候条件、坡面曲率以及坡度等方法来进行。凹凸不平是山地环境的主要地貌特征。
(三)坡地建筑可以与环境相融合
坡地建筑的形态基础是通过坡地环境表现出来的,这是坡地建筑中不可替代的一个部分。如果有新的实体以及开放空间置入到现阶段拥有的环境中,会对现有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新置入的空间拥有其它空间所不具备的独特表现形式,这也就使新建成的环境表现出不同的全新形态。
二、建筑地基基础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类别的划分
(一)建筑地基易出现的问题
地基承载能力或稳定性指的是,在建筑物荷载的作用下,地基可以对上部结构的正常使用和保持稳定起到支撑作用的能力。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不足,地基在建筑物多项荷载的作用下,会对局部或整体的剪切产生破坏,这对建筑物的正常与安全使用造成影响,严重的还有可能对建筑物造成破坏。
地基在建筑物荷载的作用下,会发生沉降、不均匀沉降和水平位移的变形。地基如果发生以上形式的变形并大于其允许值,对建筑物的正常和安全使用就会造成影响,甚至会破坏建筑物。
容易出现的渗透问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堤坝蓄水构筑物地基的渗流量大于其允许值,导致水量的损失比较大,严重的将会导致蓄水失败;另一种是地基中的水力比降大于其允许值,由于潜蚀和管涌使地基土,甚至使建筑物造成破坏。
(二)建筑地基基础类别的划分
浅基础与深基础是针对埋置深度而言的,其主要的区别就在于设计原则和施工方法方面的不同。对浅基础进行设计时,一般情况下,会使用常规方法对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地基的沉降进行计算,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对基础底面以上土的抗剪强度在地基承载能力产生的作用,以及基础侧面与土之间的摩阻力进行考虑。在浅基础的设计过程中,采用常用的施工方法即可,施工的条件和施工的工艺都非常简单。
处理地基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对地基进行加固的原理也因此会有很多差异。复合地基概念是多数处理地基方法的理论基础,其指的是在处理地基过程中,天然地基的部分土体会被增强、置换或是把加筋材料设置到天然地基之中,并由基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加固区。复合地基的各种效用,可以促进地基承载能力的提高,对其变形特征进行改善,在荷载作用下,减小地基很有可能会导致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还有可能促进地基抗震能力的提高。
深基础因地基深层坚实的土层或岩层而具备地基持力层,其可以在建设场地应用中,浅层地基无法满足对地基承载能力和变形的要求,并且无法采用适当的措施方法并对地基进行处理时使用。桩基的历史非常久远,其凭借着经济、有效等优势获得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在科技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桩的种类、形式、施工工艺以及设计方法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更高一个层次的发展与进步。
三、坡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几项措施
在设计坡地建筑的地基基础时,首要需要解决的就是基础类型和持力层的问题。山地建筑的地形地貌非常的复杂,需要对建筑物上部的结构类型、荷载能力以及周边环境的历史资料进行综合考虑,以便确定地基基础的类型和持力层;在分析地勘报告情况的基础上,对施工的地基类型和持力层进行经济、合理的确定。
在坡地进行建筑时,地基土一般会有非常大的变化,在进行设计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根据地质报告的内容,在基本相同土层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整个场地给予区域性划分。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常规和非常规区域,前者进行普通设计,后者进行山地建筑。上部土层分布不均匀,深浅不同,厚度的差别比较大,是山地建筑的地质特征。
对边坡工程的地质报告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做好防护处理地质报告中所提到的滑坡、沉降以及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工作,同时做好实地勘察工作,详细的分析和论证边坡的支护结构方案,力求做出合理、科学以及有效的支护方案,同时对相应的防洪、泄洪的相关措施进行充分的考虑和处理。
对在设计坡地建筑地基基础过程中所遇到的特殊问题,需要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原则,根据地质报告内容合理选择各项处理措施。在对坡地建筑基础进行打钻孔桩时,要采用冲孔钻孔桩,以免发生钻头穿不透岩层或沙砾层的情况;在打桩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桩的承载能力在测桩后没有达到其设计时的预定值,就需要全部重压不合格的桩,直到能够满足桩的承载能力为止;如果持力层出现深浅不一的情况,则需要以同一个持力层作为设计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坡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软土剖面结构类型等因素对坡地基础施工的影响,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选择,以方便施工安全隐患消除工作的进行。对坡地建筑地基进行处理时,需要综合考虑地基的变形、承载能力、稳定性和耐久性以及施工难易程度等因素,力求设计出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能够满足坡地施工对经济效益和预防地质灾害要求的坡地建筑地基基础方案。
为有效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人员伤亡,减轻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订本防御方案。
一、2014年全区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分析
我区系丘陵地形,地面起伏大,背斜陡急带岩层倾角大,乡镇和街许多地方起伏较大,岩层稳定性较差,易发生山体滑坡和危石崩塌等地质灾害,就其诱发因素多为降雨量集中、持久或人为活动不当。根据气象部门2014年气候趋势预测:我区2014年总降水量比2012年偏少,与多年同期平均值基本持平,为750mm左右;汛期旱涝交错,有中等强度的夏旱,有一般性的伏旱,干旱比2012年偏重;主要降雨时间为5—9月,预计5月份降雨量60-80mm、6月份降雨量180-220mm、7月份降雨量140-160mm、8月份降雨量220-260mm、9月份降雨量70-90mm。上述5个月为我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发生时段。
二、2014年地质灾害防御重点
(一)重点防御区域
1.黄桷坡断裂带:
2.河谷岸边陡坡带:
3.岩层稳定差易滑坡地带:
(二)重点防灾点
2014年汛前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出的36个地质灾害隐患点。
(三)重点防御时间
1.春、秋绵雨期。绵雨季节,雨水长期浸润岩土或沿岩石裂隙渗透,易形成滑坡泥石流和岩石垮塌。
2.夏季暴雨期。山洪和洪水暴发,容易造成河岸陡岩垮塌危岩危石滑坡、坠落。
三、2014年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防范工作,区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钟向林同志兼任,各乡镇、街道及区级相关部门要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充实和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人员,构筑区、乡(街道)、村(社区)防灾网络体系,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使防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1.区发改局
(1)负责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对选址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工程建设项目,其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括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不予批准或者核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
2.区教育局
(1)组织排查学校地质灾害(隐患)点,并对威胁学校安全的地质(隐患)点落实险情巡查、监测、预警预报等安全防范责任人和措施。
(2)负责督促各学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工作,普及中小学生地质灾害防范知识。
3.区财政局
(1)负责按照国家和省、市、区有关规定,把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专项资金,用于地质灾害群防网络体系的建立和维护,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勘查设计和工程治理等。
(2)对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4.区城乡建设住房保障局
(1)负责对因建设而形成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高坡、陡崖进行监督管理。
(2)组织开展因工程建设诱发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监测。
(3)制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等工程建设诱发地质灾害的应急排危方案并监督实施,负责组织开展相关治理工程竣工验收工作。
(4)指导监督相关房屋开发、建设单位在规划和建设工作中开展相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5)评估、核实、统计因地质灾害引发的危房情况。
5.区交通运输局
(1)组织本行业本部门地质灾害调查、汛期地质灾害检查和地质灾害专项治理;负责全区县道及以上公路沿线及两侧地质灾害隐患的治理,落实险情排查、巡查、监测、预警预报等安全防范责任人和措施,检查与维护危险路段安全标志,督促公路部门有关单位加强巡查排查,及时发现公路安全隐患,并立即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2)督促因公路建设引发地质灾害的责任单位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督促业主落实险情巡查、监测、预警预报等安全防范责任人和措施。
6.区水务局
(1)及时向区政府、各乡镇政府和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提供汛情、水情、雨情等实时信息,并向公众提供相关信息。
(2)组织本行业本部门地质灾害调查和汛期地质灾害检查;负责对水库周边、水利设施沿线地质灾害的巡查排查,发现隐患或险情时,应及时落实监测、巡查,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3)组织本行业本部门地质灾害专项治理。督促因水利工程施工引发地质灾害的责任单位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督促业主落实险情巡查、监测、预警预报等安全防范责任人和措施。
7.区安监局
督促矿山企业安全开采、科学堆放尾矿,防止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落实安全防范责任人和措施。
8.区国土资源局
(1)负责全区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2)组织编写区本年度地质灾害防灾预案,报区政府批准实施,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3)组织相关部门在汛期期间进行地质灾害汛期检查,指导、监督做好汛期内地质灾害的预测预警工作。
(4)对较大级地质灾害(包括突发性地质灾害)组织专家和专业单位制定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方案。
(5)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作。
(6)指导群测群防,组织监测员的培训,核准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界定地质灾害治理责任。
9.各乡镇、街道办事处
(1)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工作,健全乡(街道)、村(社区)、组三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测群防监测网络,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监测责任人,落实各项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责任。
(2)组织基层群众及相关单位认真开展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定期检查和监测管理工作,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及时设立警示牌,并立即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按速报制度规定程序上报,并迅速撤离可能遭受灾害的人员和重要物资。
(3)负责编制辖区内已确认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单独防灾预案,并安排专人定点、定时监测记录,按时报告。同时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发放到监测责任人和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由监测责任人和监测员对危险区内的群众宣传避险常识,告之报警信号、受灾时撤离路线、疏散顺序和避险安置点,并向当地群众公示。
(4)临灾时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组织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助的部署和协调工作,组织受灾群众的避险安置和搬迁工作。
(5)负责治理辖区内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
(6)负责辖区内灾情、隐患点的统计和上报。
(7)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
10.其它各有关部门:
(1)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服从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
(3)发生地质灾害灾情或者险情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应急工作。
(二)强化措施,确保安全
1.“以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各乡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认识,编制完善本辖区、本部门的防灾预案,建立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同时要严格执行灾情速报制度。
2.各乡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在汛期前对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圈定地质灾害(隐患)点、易发区和危险点,并将相关情况及时上报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要及时向周边群众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设置警戒标志,明确具体的防灾责任人,落实监测责任人员,建立以人员、财产转移为主的防范措施。
3.地质灾害发生时,各乡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必须及时、准确地向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同时报政府办和区政府应急办),要及时赶赴灾害点现场,按规定程序启动《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确保安全、有序、高效的开展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