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化杂志创刊于2003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月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
电力信息化杂志其宗旨是全方位报道和宣传国内外电力信息化的新技术、新产品,交流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工作经验和成熟案例,为电力工业的现代化服务。
《电力信息化》现已更名为《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一)如系有关部门的基金项目,请注明项目的正式名称和编号。
(二)题名简明、具体、确切,概括要旨,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三)参考文献要求所有稿件必须有参考文献,应以作者亲自阅读的近5年公开发表的文献为准,论著的参考文献一般10~15条,综述20~30条。文中参考文献的注码用方括号准确地标在有关文字的右上角。
(四)每篇论著应列出3~5个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应翻译准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五)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署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单位全称+处室或二级院系)、所在城市、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作者:姜海涛; 王黎明; 周超; 郭静
作者:张华鲁; 贾玮; 林峰; 张天兵; 郭经红; 胡紫巍; 贾博
作者:贾博; 张吉生; 杨飞; 刘思尧
作者:任东晓; 王中华
作者:陈富; 陈曦
作者:李元九; 林明福; 张宏坡; 方文明; 蔡楠能
作者:夏泳; 王英楠; 代东旭
作者:朱碧钦; 吴飞; 罗富财
作者:王松涛; 刘钰
作者:李文萃; 王世文; 李雄; 党芳芳; 舒新建; 杨莹; 梅林
被引次数:指该刊被当参考文献的引用次数,以及被下载次数。
影响因子:指该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证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所发表的全部源论文数之比。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滨河路33号华亨大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510室,邮编:10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