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地震研究》期刊投稿时,选择合适的投稿时间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一、了解审稿周期
首先,投稿前应仔细了解《地震研究》的审稿周期。根据公开发布的信息,该杂志的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因此投稿者需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因审稿周期影响论文的发表计划。
二、避开高峰期
避开高峰期:在节假日或学术假期期间,编辑和审稿人可能无法及时处理稿件。
热点话题发表后:当某个地质热点话题受到广泛关注时,《地震研究》可能会收到大量与该话题相关的稿件。为了避免与热门稿件竞争,可以选择在热点话题稍微平息后再投稿。
三、关注征稿信息
《地震研究》 期刊会定期发布征稿信息,明确说明当前或未来的重点收稿范围、专题或栏目。投稿者可以密切关注这些信息,根据收稿需求来准备稿件,并在征稿截止日期前投稿。不仅可以提高稿件被录用的机会,还能确保稿件与期刊的主题和内容定位相符。
重点栏目:探索与争鸣、地震预报、地震学、地震地质、工程地震等。
《地震研究》投稿须知
(一)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目一般不超过15个实词。
(二)作者简介需在文稿第一页页脚处注明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简介,格式“姓名(出生年份一),性别,籍贯,学位,职称,研究方向。E-mail”。
(三)内容摘要与作者单位全称间空2-3行,要求摘要内容青简意赅,严谨活泼,体现全文主题思想之精髓,不是文中某段落某句话的重复摘录。
(四)参考文献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
(五)论文投到本刊编辑部后,作者顺序、作者工作单位不得更改。
四、合理安排个人时间
投稿者还需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来选择合适的投稿时间。此外,还要考虑到自己的研究进度和稿件质量,确保在投稿前对稿件进行充分的修改和完善。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投稿时间需要综合考虑审稿周期、高峰期、征稿信息以及个人时间安排等多个因素。通过合理安排投稿时间,可以提高稿件被录用的机会,并确保研究成果能够及时发表。
《地震研究》期刊创刊于1978年,由云南省地震局主管并主办,是国内公开发行的地质类学术期刊,国际刊号:1000-0666,国内刊号:53-1062/P,杂志社地址:昆明北市盘龙区北辰大道地震局,以反映地质改革与发展的最新成果、致力于为深化地质改革、繁荣地质科学服务。
该刊在学术界具有广泛认可度,其影响力指标表现优异:
核心期刊地位:连续入选
- 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
- 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
-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2023-2024)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2021-2022)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2019-2020)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2017-2018)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2015-2016)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2013-2014)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2011-2012)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
- 哥白尼索引
等。
地震研究数据统计
被引次数统计
影响因子统计
被引次数:指该刊被当参考文献的引用次数,以及被下载次数。
影响因子:指该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证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所发表的全部源论文数之比。
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公开平台,如遇信息错误,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