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稿件被《地理学报》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进行修改,以提高录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细阅读退稿通知:明确编辑或审稿人指出的问题,如选题不符、创新性不足、数据缺陷或语言表达问题。
2.区分退稿类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见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议改投其他期刊)
二、针对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讨研究问题,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2.增加相关理论背景和文献综述,以支持研究论点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三、重新投稿准备
1.附修改说明:逐条回应审稿意见,说明修改内容及依据。
2.核对期刊要求:
(一)来稿应附3~8个关键词。附200字左右的结构式摘要(理论研究不要写成结构式摘要),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二)如为基金项目资助论文,请在文稿首页页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
(三)稿件附有作者简介,重点介绍学术经历、学科专长和工作、学习单位。
(四)文内引用参考文献的标注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在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全部列出,序号间用逗号隔开;如遇连续序号,用波浪号连接起止序号。
(五)请勿一稿多投或一稿多种近似版本,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综上所述,通过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质量和学术水平,增加被期刊录用的机会。
《地理学报》是一本在科学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术理论期刊,于1934年创刊,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主办,为月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1856/P,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0375-5444。
该刊设置了研究综述、气候变化与植被生态、土地利用与地表过程、学术信息等栏目,覆盖科学领域多个研究方向,以反映科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地理学报发表范例
-
青藏高原西部、南部和东北部边界地区天然水的水化学性质及其成因
作者:田原; 余成群; 查欣洁; 高星; 于明寨
-
区域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理论解释与实证
作者:宋小青; 李心怡
-
中国小城镇镇区土地利用结构特征
作者:赵鹏军; 吕迪
-
基于GIS与地理探测器的岩溶槽谷石漠化空间分布及驱动因素分析
作者:王正雄; 蒋勇军; 张远嘱; 段世辉; 刘九缠; 曾泽; 曾思博
-
基于Meta回归方法的中国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再评估
作者:颜俨; 姚柳杨; 郎亮明; 赵敏娟
-
引领与思辨--《信息时代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变革》评介
作者:路紫; 张秋娈
-
地理术数与社会互动--《知识、礼俗与政治:宋代地理术的知识社会史探》评述
作者:李龙
-
《北魏政治地理研究》评介
作者:张保见
-
第二届“乡村振兴与乡村科学论坛”在南京成功举办
作者: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
-
第四届全球土地计划开放科学大会在瑞士召开
作者:董金玮
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公开平台,如遇信息错误,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