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
  • 主办单位:燕山大学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
  • 主管单位:燕山大学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

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杂志

杂志介绍:

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是一本由燕山大学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主办的文化期刊,2021年创刊,年刊。该刊严控学术质量,努力吸引高质量论文,为该行业领域发展建设与科研成果传播做贡献,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或订阅。本刊主要栏目有:历史、文化、考古、艺术、宗教、语言。

  • 省级期刊 期刊级别
  • 2021年 创刊时间
  • 河北 出版地区
  • 年刊 出版周期
收录信息:

知网收录(中)

荣誉信息: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杂志简介

《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创刊于2021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年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作为专注于探讨古代丝绸之路在东北亚区域延伸及其深远影响的权威学术平台,致力于深入挖掘并展现这一历史走廊对东北亚地区文明发展的多维度贡献。杂志不仅聚焦于贸易往来的经济脉络,还广泛涉猎文化交流、技术传播、宗教信仰演变等多个层面,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在经济层面,古代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极大地促进了东北亚地区与中亚、西亚乃至地中海地区的商品流通。通过详实的史料分析和考古发现,揭示了丝绸、茶叶、瓷器、香料等商品如何通过这条古道在东北亚区域内及跨区域流动,进而推动了地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这些经济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也促进了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为后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化交流是古丝路留给东北亚地区的另一笔宝贵财富。杂志深入探讨了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和哲学思想如何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东北亚,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景观。同时,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交流与传播,极大地丰富了东北亚地区的文化艺术内涵。

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投稿须知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一)对“一带一路”文明互鉴的历史与现状的宏观论述或对“一带一路”的学术前沿问题的深入探讨。

(二)从历史学角度,关于丝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研究,包括史实考辨、史料勾陈、观念探讨等方面。

(三)欢迎学界同仁投稿,字数以1—2万字为宜。

(四)正文前应有摘要和关键词,摘要字数控制在500字以内。

(五)正文各级标题,一级标题用“一、二、三、……”,二级标题用“(一)、(二)、(三)、……”,三级标题用“1.2.3.……”,四级标题用“(1)(2)(3)……”。

(六)正文注释采用每页脚下注,正文中的注释序号和脚注序号均用①②③……按序标识,每页单独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之后,标点符号之前左上角。如需大段引用典籍文献原文,请单独另起一段落,楷体,引用符号置于标点符号之后右上角。

(七)脚注采用文献—注释制,直接引述或摘述原著内容时,需标出所引著作的页码。间接引述或提及相关著作时,不需标出页码。直接引述原文时,所引的较短原文可径入正文,外加引号。若所引原文较长(如超过40字或正文的三行时),以另起一段为宜;引文首行第一字空四格,折行空两格,上下各空一行,不需用引号。

(八)本刊欢迎作者随文配附相应能够说明文字内容的各类图版,在文中标示清楚图版序号(图1、图2、图3),图版标题为叙述式,图版质量在300dpi以上,并要求注明图版无版权问题。图版需单独发送。

(九)文末参考文献部分不要包含文中没有提及的文献,但凡是提及的文献必须全部列出。

(十)原始性:审稿人会注意稿件是否包含未经允许使用的图表、数据或文献,以及抄袭嫌疑。

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同类期刊推荐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石家庄市友谊北大街330号,邮编:05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