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期刊评职称是否可用,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可以通过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获取更多信息。
评职称需结合以下因素综合判断:
一、期刊资质与收录情况
(1)国内期刊基本要求:若具备国家新闻出版署备案的CN刊号(国内统一刊号)及ISSN号(国际标准刊号),且未被列入预警名单,则符合多数单位对职称论文的资质要求。
(2)数据库收录情况:若被知网(CNKI)、万方、维普等国内主流数据库收录,认可度更高;若仅为普通期刊或电子期刊,部分单位可能限制使用。
二、单位政策与学科差异
(1)单位明确要求:部分高校或教育机构可能指定需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而《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期刊若未入选此类目录,则可能无效。
(2)学科倾向性:工业类职称评审中,国内期刊通常更受重视。
三、论文质量与作者身份
内容相关性:论文主题需与申报职称的专业方向一致,且需为独立或第一作者完成。
加分权重:普通期刊论文通常用于中级职称评审,高级职称可能要求核心期刊或更高影响力成果。
综上,期刊能否用于评职称需以单位政策为准,建议结合期刊实际水平和个人职称等级综合考量。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煤炭工业劳动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工业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84年,国内统一刊号CN:32-1760/TD,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3363,在工业学术领域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该刊出版周期为双月刊,主要栏目有:采矿岩层控制理论与技术、巷道岩层控制理论与技术、资源与环境协调开采、矿井深部开采技术、冲击矿压机理及防治技术、矿井通风、矿井瓦斯防治、矿井火灾防治等,其内容突出理论性、学术性和探索性,为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和工业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和发表成果的平台。
其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现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EI 工程索引(美)、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多个电子期刊数据库收录,其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和广泛的传播度,曾被
- 北大核心期刊(2023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23-2024)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21-2022)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19-2020)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17-2018)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2015-2016)
- 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
- 工程索引
等收录,这些收录情况进一步提升了的学术影响力和认可度。
此外,还获得了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RCCSE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期刊过去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激励。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发表范例
-
大倾角大采高采场倾向梯阶结构演化及稳定性分析
作者:解盘石; 伍永平; 罗生虎; 王红伟; 郎丁
-
极近距煤层(群)间夹矸层处理与利用
作者:王志强; 王朋飞; 仲启尧; 赵景礼
-
沟谷区域浅埋煤层开采三维地质建模及地表损害研究
作者:赵杰; 刘长友; 李建伟; 王文才
-
厚大铁矿体崩落法开采围岩移动规律研究
作者:李腾; 付建新; 宋卫东
-
榆神府矿区保水采煤受保护萨拉乌苏组含水层研究
作者:仵拨云; 彭捷; 向茂西; 范立民
-
浆体膨胀复合材料充填开采极限充填步距研究
作者:朱卫兵; 李竹; 轩大洋; 徐敬民; 王向宏
-
近距离下行逐层开采底板应变时空差异特征
作者:洛锋; 曹树刚; 李国栋; 李勇; 李奇贤
-
考虑边坡稳定性的露天转地下开采隔离层厚度指标函数分析法
作者:刘艳章; 刘永涛; 吴恩桥; 叶义成; 潘世华; 陈小强; 邹晓甜; 张奎
-
“见方效应”与“应力击穿效应”联动致灾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
作者:李东; 姜福兴; 王存文; 田昭军; 王永
-
基于区域应变效应的冲击地压孕育及预警机制
作者:张月征; 王涛; 纪洪广; 向鹏; 彭华
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公开平台,如遇信息错误,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