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美学是一本由四川大学主办的艺术期刊,2023年创刊,半年刊。该刊严控学术质量,努力吸引高质量论文,为该行业领域发展建设与科研成果传播做贡献,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或订阅。本刊主要栏目有:中国美学史重要著作研究、中国古代书画史的美学史特色、日本文化中的美学史写作、韩国文化中的美学史写作。
《比较美学》创刊于2023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半年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作为美学研究领域的一块重要阵地,自创刊以来便秉持着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学术理念,不仅深入挖掘传统美学理论的深厚底蕴,更以敏锐的学术触觉紧跟时代步伐,密切关注当代美学的新发展和新问题,为美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跨越时空、跨越文化的对话平台。
在传统美学理论的深入研究方面,杂志致力于挖掘东西方美学思想的精髓,通过对古典美学著作的解读、美学范畴的辨析以及美学流派的梳理,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美学历史画卷。杂志不仅关注美学理论的历史演变,还注重探讨传统美学理论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跨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将美学研究与哲学、文学、艺术、心理学等领域相结合,拓展了美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与此同时,杂志紧跟时代步伐,敏锐捕捉当代美学的新发展和新问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美学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杂志积极关注并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学交流与融合、数字技术对美学的影响、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兴起、身体美学与感官体验的研究等前沿议题,为美学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广阔的学术视野。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一)各文化的比较美学著作研究(原著目录与相关评论译文或中文作者的简评与论文)
(二)各文化的美学原理著作研究(目录及简评或中文作者的简评与论文)3.各文化的美学史著作研究(目录与相关评论译文或中文作者的简评与论文)
(三)各文化的美学关键词(各文化百科全书辞条与相关论文译文或中文作者的简评与论文)
(四)正文使用小4号宋体字,单独成段的引用使用小4号仿宋体字,脚注使用5号宋体字。英文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五)统一采用脚注(数字带圆圈),不用括号夹注。如:①朱志荣:《西方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xX页。②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文艺争鸣》,1996年第2期,第XX页。③Rene Wellek &. Austin Warren, Theory of Literature,Harcourt:Brace and Company,1949,p.155.
(六)文章附作者简介:姓名,职称,单位,研究领域,手机号码,电子邮箱。
(七)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诠释和说明,用数字加圆圈在右上角标注,如①②……,注释内容排在页脚。
(八)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切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九)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观点,概括陈述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主要结论,150 字左右。
(十)稿件正文内各级标题按“一”“(一)”“1.”“(1)”的层次设置,其中“1.”以下(不包括“1.”)层次标题不单占行,与正文连排。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邮编:610065。